美术系2019届毕业生工作总结
2019-12-28 10:10   审核人:

2019年,在全社会就业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人数继续增加,高校毕业就业压力持续增大的情况下,美术系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方针,政策以及一系列文件,会议精神,在招生就业主管部门和领导的关心下,在全系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实现稳步增长,取得了可观成绩。

我系2019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1.毕业生人数及就业情况。

2019我系共有学生共107人,其中包括美教班36人,图形图像设计28人,电脑艺术设计7人,装潢艺术设计17人,14小美19人。在我系学生实习过程中,共有校订单班9人,符合招就处要求,形成以地区为单位的系级订单班4个,共54人。分别是:北京地区订单班14人,锦州地区订单班13人,辽西地区(除锦州)10人,辽中南(大连、沈阳一带)订单班17人。其他提交材料不合格的学生主要分布在省内的沈阳、锦州、葫芦岛地区。沈阳:就业机遇多;锦州:学校所在地,学校、系里消息收取及时;葫芦岛:本届学生中来自该地区人数多,回家实习。除北京地区之外,其他学生均在本省内实习。按时完成学校的就业工作目标。

2.实习岗位方向:我系实习学生中高职班的学生多从事广告设计、室内装潢设计工作等;教育班学生大多在幼儿园或少儿培训机构的美术班实习,我系专业对口率初步统计在86%左右。

3.其他情况:美术系2016级学生中准备参加专升本考试的学生20人,上专升本补习班10人,边工作边学习的6人。应征入伍2人,有创业意向2人。

二、我系就业工作的主要措施

1.坚持推行就业工作领导体制,努力营造就业工作良好氛围。

我系对就业工作高度重视,将就业工作纳入系重要议事日程。系班子成员及全体学生工作人员共同召开实习动员大会,对度就业工作做出全面部署。系主任负总,全面落实学校提出的“一把手”工程,将主管学生工作、教学工作的副主任及专业教师、辅导员老师纳入学生就业工作体系,分别承担不同责任。通过这些措施,建立了“领导主抓、系里统筹、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形成了就业工作“全系动员,全员参与、全力以赴”的良好氛围。

2.坚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增强毕业生就业的适应性。

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影响出口是我系师生的共识,多年来,我系一直注重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增强毕业生的竞争力。积极构建、实践常规教学和专业竞赛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加强大学生创业就业的孵化培养,有效增强了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和竞争实力。

3.坚持不断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毕业生就业服务水平。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意义重大。我系高度重视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由具有丰富学生就业工作经验的学生工作人员担任就业指导课程,听课、评课,不断提高就业指导老师的业务水平。在就业指导过程中注重加强毕业生就业技能的实训,积极推动创业教育,增强毕业生创业意识。鼓励学生参与学校举办的职业技能大赛,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级各类就业指导讲座。加强就业服务网络平台建设,保障就业信息发布渠道的畅通,同时依托网络、微信平台开展政策宣传、就业指导等服务。针对困难学生及个别预警学生开展谈心谈话、心理疏导工作,帮助学生解决心理上和求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同时精心挑选合适的就业岗位,对他们给予优先推荐。

4.坚持就业研究与就业宣传相结合,有效引领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

针对毕业生甚至就业指导老师对就业市场及就业政策的不了解和不熟悉,我系加大对当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分析研究,将就业市场信息汇总,及时向学生进行通报。在大量进行就业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网络宣传、张贴海报,悬挂条幅等方式大力宣传国家有关就业政策,积极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响应国家号召,参军入伍。2018年我系共有4人走入军营。

5.坚持加强对外联系与对内整合,固拓并进推进就业市场建设

  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工作方法,并通过进一步改革创新机制,充分调动师生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建设。一是精心设计、编印毕业生推介资料,及时通过网上网下各渠道向20余家教育及企业单位寄发宣传资料和招聘会信息。二是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及就业实习等工作机会,积极邀请企事业单位来我系招聘;三是联合校内各兄弟系,推荐我系学生参加其他部门的招聘会;四是发动全系教职工通过电话、网络等途径广泛联系和收集就业信息。一年来,我系共组织系级招聘会近20场,提供岗位超过200个。

三、工作展望

1. 加大保障力度,建构全员参与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与校内其他兄弟系相比,我系就业工作的保障力度仍需加强。在学生就业观念和思想方面、指导教师的跟踪反馈方面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仍将继续加强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的实施性,不断推动全员参与就业工作长效机制的建设和完善。

2. 强化市场导向,增强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的匹配度。通过对实习就业工作的调查,当前我系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仍需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在以后的教育教学改革中,我们的专业教学也要结合社会需求和专业特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力气培养适销对路的应用型人才。同时,要全面加强实习、就业基地建设,科学安排专业见习、实践活动的时间,充分利用顶岗实习等活动,强化学生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 增强指导实效,树立科学就业观实现充分就业。人才培养质量除外部的客观条件影响外,学生主体意识影响更为重要。从就业工作的多个个案来看,职业目标不明确,职业生涯规划不清晰,是导致学生学习动机不强、职业素质不高,就业竞争力不强的主要因素。很多学生就业主体意识不强,存在不少“等、靠、要”的陈旧思想,甚至对自己的就业不闻不问。就业指导水平不高,效果不好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就业指导课程的开发、就业指导活动品牌的打造都需要加大力度。因此,要不思加强对大学生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的教育、有效地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了解就业环境,把握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确立正确的就业目标,更新就业观念,努力提高职业素养,以实现充分就业。

4. 创新市场开拓、岗位数量增加与质量提高并重。尽管我们每年都为学生提供足够数量的岗位,但是与毕业生的就业意愿相比,我们的市场开拓力度仍需加大。针对各专业的就业状况,我们要调动全系教职工的积极性,增加各岗位就业信息量的供给。专业老师与社会相关行业的联系非常密切,而且对本专业学生的情况比较了解,能够为毕业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岗位。

   就业工作任重道远,事关学校发展的全局。今后我们还将想尽千方百计,走遍千山万水,道尽千言万语,积极谋求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就业出路,推动我系的就业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关闭窗口